

(一)推行窗口“五项服务”。一是咨询服务,即通过大厅咨询窗口,主动辅导企业了解办照程序、填写登记表格;二是延时服务,即要求登记窗口的工商干部即使受理时间已过,也必须接待完最后一个受理对象,避免企业往返奔波和等候;三是上门服务,即开展走访企业活动,上门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延伸工商登记注册窗口;四是即时服务,即无论企业何时来办事,只要合情合理合法,都不能以窗口工作时间未到或已过为理由加以拒绝。该局规定,在资料齐全的情况下,必须确保当天内让企业领到《营业执照》;五是规范服务,即在登记注册窗口做到政策口径统一、实行窗口登记人员用语规范,服务规范,仪表规范、办事程序规范,受理依据规范等。努力推进实行“预约式”咨询、登记,上门零距离服务的便民措施,对一些急、快办的设立登记指定专人负责,实行全程式服务。
(二)实行“窗口前移”。通过下放行政审批权限,提高行政效率。将个体工商户名称预核权、登记注册权全部下放到工商所,减少了企业和个体户的往返奔波与支出。具体工作中,全面落实“一审一核”制度,在各工商所注册窗口张贴了办照程序和收费标准,实行了“谁受理、谁负责;谁审查、谁负责;谁核准、谁负责”的登记责任追究制。县工商局为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出台了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的优惠政策49条,并在当地媒体上广泛宣传,逐条执行。该《意见》被县政府全文转发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同时,实行了“非禁即准、非限即许”制度,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促进了全县非公经济的发展。截止9月底,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041户,是目标任务数575户的1.81倍;新发展私营企业122户,是目标任务数61户的2倍;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今年1-9月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8户,是去年发展数的7倍,注册资金达4361万元。
(三)一个窗口对外。在现有政务公开措施的基础上、更加主动、全面、真实地公示相关信息,积极提供查询服务,提高行政许可的透明度,实现了便民、高效。积极推行“一个窗口对外”、“限时办理”、“统一办理、联合办理、集中办理”等制度,简化工作流程,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巫溪局在登记注册窗口投入了最强的人力,最好的设备,并做到尽最大努力,确保登记窗口人员不变动。窗口工作人员严格执行“首问一次性告知制”,即首先被询问的窗口工作人员,必须一次性告知规定的办理依据、程序、所需资料等。工作中,坚持做到接受咨询“一口清”,不让办事群众跑冤枉路;二是实行“限时办结制”,减少办事程序,让群众高兴而来,满意地走;三是对县上的重大引资项目提前介入,全面推行上门服务、预约服务,跟踪服务和靠前服务。在对一些招商引资项目和重点企业办理登记注册时,送报的需急办、立办的项目凡涉及本部门的由局长室负责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不讲“不能办”只讲“怎么办”“如何办”,搭建起一条连接政府与企业的、高效便捷的办事平台和快捷通道。对县龙头企业和残疾人、退伍军人和应届大学生开辟“绿色办事通道”,直接上门为企业服务11户。有一家外地企业要在巫溪落户,但一时难以办好相关手续。局长刘宁专程到数百公里外的相关单位协调,迅速帮其办好了手续。特别是今年八月,县龙头企业—巫溪县渝溪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为经营需要,想扩大为集团公司,但在进行名称预核时,已有重名。为满足企业愿望保留其公司原名,巫溪局多次与市局名称查询处取得联系,并派分管企业登记的副局长柯小林和登记科长谭立萍上市局替企业想办法,经过多方努力,终于成功更名为重庆市渝溪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巫溪首家集团公司。将执照亲自送发到企业手中时,企业很是感动。
自工商局注册登记窗口入驻县行政审批大厅以来,连续四年均被被评为流动红旗窗口,今年又被县妇女联合会授予“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巫溪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