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在企业登记方面。放宽市场准入,大力培育服务业市场主体。一是凡允许外资经营的都允许内资经营;凡允许本地企业经营的都允许外地企业经营;凡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经营的服务行业和项目,都允许其经营,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企业大力发展服务业,促进国民经济优化产业结构。鼓励服务业企业名称体现行业特点,允许使用表明其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的各类新兴行业用语作为行业表述。允许服务业企业在牌匾中将企业名称简化使用。服务业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的,允许其使用原事业单位名称(去掉原主管部门)或者符合企业名称登记规定的其他名称。二是对一般性服务业企业降低注册资本最低限额,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外,一律降低到3万元人民币。支持投资人以知识产权等非货币财产出资设立服务业企业,非货币财产出资比例最高可达企业注册资本70%。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未包含的服务业一般经营项目,根据企业申请,灵活核定能体现其行业和服务特点的经营范围。对服务业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的登记,按照《物权法》、《关于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工商企字〔2007〕236号)执行。除有特殊规定外,服务业企业设立连锁经营门店可持总部的连锁经营相关文件和登记材料,直接到门店所在地工商所申请办理登记手续。三是积极支持服务业企业创新发展。支持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专卖店、专业店等现代流通形式。支持铁路、电信等垄断行业改革,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国有服务业企业重组,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和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采取事前介入、全程跟踪、确定企业工商联络员等方式,及时提供企业登记咨询服务。
(二)在企业年检和个体验照方面。该局综合运用企业年度检验和个体工商户验照、经济户口管理、市场巡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信用分类监管等方式,加大对市场主体的监管力度,为服务业发展营造更加宽松的环境。一是依托经济户口这一基础性信息平台,充分利用其预警、指令监管等功能,认真清理审查其前置许可审批手续,加强对市场经营主体经营资格的监督管理。二是抓住年检、验照综合审查、实地检查两个环节,严厉查处违反登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尤其以食品、客货运输、危险化学品、液化石油气、加油站、网吧、农药、药品、公众聚集场所、非煤矿山开采等高危行业为监管重点,变被动“灭火”为主动防范,在时间和空间上把监管职能向前延伸,增强对市场主体监管的前瞻性、防范性和有效性,努力实现监管关口前移,达到及时发现、依法查处市场主体违法行为的目的。三是强化企业属地监管,进一步深化、完善和规范了“片区制”和“巡查制”以及“回访制”。重点从巡查、抽查、回访、规范四个方面入手,有效地对各类市场主体实施动态监管,提高了日常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四是狠抓行业专项整治,今年来,对辖区内高危行业、网吧和电子游戏厅、人力资源市场、企业非法用工情况、化工类企业兴奋剂生产、汽车租赁企业、文化娱乐场所、鉴证类中介机构服务行为、从事非法金融活动的中介机构等9项专项进行了清理整治,严厉打击了各类市场主体在经营活动中的违规违法行为,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经济秩序,为服务业发展创造了更加良好的环境。
(三)在商标和广告方面。商标方面,一是召开会议,做好宣传。近期,该局将召开全区商标企业培训会,请各所除直接向企业、包括服务型企业作动员外,还要和街道函街,作为对街镇服务业企业经济扶持的一项重要内容。二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对重点服务型企业上门指导商标注册,包括涉外商标注册,并且建议企业做好联合商标和防御商标的注册。三是在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认定推荐申报中,在同等条件下,对服务型企业予以政策倾斜。广告方面,一是充分理解今年全市清理整顿户外广告行动对广告公司的业务调整,主动做通广告公司的思想工作,维护户外广告市场的稳定。二是加强对广告公司的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广告公司人员的法律素质。三是在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认定推荐申报中,在同等条件下,对广告公司予以政策倾斜。(江北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