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是对创办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返乡农民工,允许其先试营业三个月后,再申请办理营业执照。二是坚持“非禁即准、非限即许”原则,除法律法规明确禁止或限制的行业外,支持返乡农民工自主选择其经营范围;支持返乡农民工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在符合相关登记规定的前提下自主选择主体类型进行注册登记。三是在符合城乡规划、市(镇、村)容、安全、环保、卫生、消防等要求的前提下,允许返乡农民工以租借商业用房和临时商业用房作为生产经营场所进行创业;允许返乡创业农民工通过租赁、承包等合法方式利用闲置土地、闲置厂房、镇村边角地、农村撤并的中小学校舍、荒山、荒滩等场地进行创业;返乡农民工以上述场地作为经营场所,不能提供房屋产权证明的,可以凭租赁(承包)合同和经营场所所在地村委会、街道办事处出具的场地使用证明办理注册登记。四是离开本人户籍所在农村前往城镇务工的农民回乡后凭外出所在地公安机关颁发的连续一年以上(含一年)居住证或户口所在地居委会、街道办事处、村委会出具的本人外出务工一年以上(含一年)的证明,从事个体经营的,减半收取个体工商户登记费。投资人或股东均为符合条件的外出务工农民兴办企业的,减收20%工商登记费。五是开辟返乡农民工创业“绿色通道”,在县行政服务中心的“工商登记窗口”和各工商所“办事窗口”确定专人负责政策、法律咨询和证照办理指导服务;对申请从事个体经营,登记手续齐全、符合法定登记条件的,当场受理、当场核准、当场发照;对申请登记为企业或专业合作社,登记手续齐全、符合法定登记条件的,一个工作日内核发营业执照。六是积极协助县政府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对进入县政府规划的创业园区兴办企业的农民工提供集中上门办照服务。七是农民工返乡从事流动小商小贩,以及从事种植、养殖业经营的,可以免于工商注册登记,实行备案登记管理。八是对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做到少检查,多支持;少监管,多服务;少限制,多促进。对不涉及高危行业的,全年保持监管巡查一次;对不涉及前置审批,未对社会造成较大危害的一般违章违法行为,实行“一次违规告知、二次违规警示、三次违规处罚”的人性化监管执法机制,为农民工返乡创业营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丰都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