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千方百计地推动人性化改革,以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推进“幸福永川”建设。制定出台了《工商所属地化监管工作规范》、《工商行政指导工作手册》,搭建了“永川区工商分局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电子联网监管系统”,将提示、建议、警示等管理手段全面引入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实施工商人性化监管及温馨提示2551次,运用行政指导文书245份,引导办照1742户,回访当事人16次,协助建立行业自律规范3个。督促年检验照1987次,发放责令改正文书657份,深受企业的好评。积极、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新增再就业个体户488户,指导和帮助1335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依法减免个体登记费24380元。紧紧围绕“消费与环境”年主题,积极开展消费调解,并以12315申诉指挥投诉为平台,以工商所为载体,建立消费者投诉站和工商12315申诉举报联络员149个,食品安全监督员协管员44名,联络员255名,覆盖全区100%的乡镇、办事处和100%的行政村,建立合同服务指导站、建立起重庆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永川)等一批农村经纪人红盾帮护站、农村经纪人创业指导站,基本形成了横向覆盖全区、纵向深入村(居)的消费维权和食品安全监督的基层组织网络,为农民咨询、投诉、申诉提供便利。今年以来,受理消费者投诉 922件,成功调解913件,解决率为99%,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7.7万元。
(二)坚定不移地拉动保增长扩内需,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积极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及时研究制定了支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走访各类中小企业2680户,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1180例,积极支持发展以融资担保为支撑的现代服务业,帮扶重庆伟鑫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重庆恒瑞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办理设立登记,为多户中小企业担保贷款数百万元,并充分发挥登记信息资源优势和熟悉法律法规的优势,悉心指导11户墙体材料生产企业成功组建了重庆市银碧建材集团公司,目前已成为重庆市区县墙材行业中的“领头羊”。去年年底,全区新发展个体户8454户,新发展私营企业(含分支)445户,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75户。至此,个体工商户已达29136户,从业人员32010人,注册资金52518万元;私营企业2602户,从业人员35802人,注册资本(金)566764万元。内资企业1433户,注册资本(金)195990.44万元;外资企业68户,注册资本折合32926万美元。积极争取市局全方位支持永川商贸城招商活动,并进驻商贸城开展现场办公,引进培育业主近700余户,帮助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等3000余人就业。扩大黄瓜山梨子的销路,主动与区农业局承办了“永川区黄瓜山梨产销信息发布会”,现场签订了合同金额9千万元的意向性协议。为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百年光彩物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引进外资企业7户,吸收投资总额1.7亿美元。以企业联合征信网络为平台,进一步扩大信用信息共享应用范围,充分利用该局企业信用信息数据为税收工作提供大量的商务基本信息。目前,该局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平均准确率稳定在99%以上,实现了与全国工商系统31个省市单位和15个副省级单位的企业基本信息联网查询。同时,站在区委区政府、投资者、消费者的角度来换位思考问题、谋划工作,《推动永川商标品牌建设》一文得到了区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出台了商标发展方案以及知名商标评定办法,由此掀起了永川商标发展强劲势头,新增加注册商标80件,新申报注册商标130件,比去年同期增长62%,新增著名商标2件。目前为止,全区有注册商标750件、著名商标10件,“永川秀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向国家商标局提起复审,“永川水花”证明商标也正积极筹备申报材料。正帮助重庆金凤丝绸有限公司、昌龙食品公司等企业申请印度、菲律宾等国际商标注册,稳定占领国际市场。
(三)打防并举地实施消费安全放心工程,倾力打造最具效率与活力的发展环境。组织开展了对供水、供电、供气等十四个公共服务行业服务质量的消费者满意情况调查,将调查结果与相关公用企业沟通,督促其提高服务质量。大力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查处违法违章案件2168件,特别是与民生相关的假、劣、骗等方面案件占案件总数的53.6%。其中,查处商标案件19件,开展虚假违法广告整治,查处广告案件33件。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在主要农贸市场如玉屏、老街、来苏市场等均设立了工商服务监督岗,方便经营者现场办理营业执照,随时接受消费者投诉,查获假冒伪劣化肥46吨,查处案件8件。检查涉及职介机构32户,查处未经许可擅自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5户,责令改正5户,撤除虚假广告牌10块,没收虚假用工信息100余份。开展商品质量抽样检测491组,开展食品质量快速检查监测2128组,商品质量抽样检测数量增长101组;食品质量快速检测数量增长1708组。在大力开展奶粉市场清查行动中,共检查经营者5379户(次),受理消费者咨询、申诉和举报612件,为消费者退回奶粉823公斤,液态奶15公斤,全区下架含三聚氰胺婴幼儿配方奶粉1336公斤,液态奶179公斤,未发生一起因不合格奶粉事件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大力规范市场主体登记行为和经营行为,企业年检率达94.73%,外资企业监管到位率达100%,高危行业市场主体监管规范率达到94%,实现了市场主体监管“零问责”、“零事故”目标。
(四)着眼长远地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打造一批服务经济发展能手。班子成员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将服从市局领导与服从地方党政指挥有机结合起来。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为契机,领导集体先后三次上区“三风热线”,与群众零距离交流,实现工作作风零投诉。开展干部队伍素质现状调查分析,专门拟定转型期干部队伍教育培训计划,制定、修改、完善涉及各方面的制度18项,从机关内部管理到对外宣传协调;从日常纪律到工作程序都有制度来规范。以加强调查研究与打造宣传平台为核心,在报社开设消费维权、工商所长围绕两费停收后工商职能转变进行专访等新闻专题10多个,组织“315”等大型宣传活动10余次,在新华网等各类新闻媒体采用稿件309篇。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实现了人手一台电脑,新建1个标准化示范工商所、2个形象所,新购置了12台执法车、15台食品质量快速检测箱等监管执法设备,配备了全新的办公设施,办公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永川局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