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世界金融危机不仅波及面广,而且影响度深,璧山县也不可避免。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导向十分鲜明,针对性很强,璧山局全局上下在此期间,积极认真研究好这些政策,搞好对接,并结合璧山实际,迅速采取有力措施,争分夺秒把市委、市政府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一是认真领会上级有关政策文件精神,明确工作思路。该局结合璧山全县上下应对金融危机的基本思路,积极协助和当地政府以扩大政府投资为抓手、以促进民间投资为重点、以政府推进改革落实政策和优化服务为保障,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上档升级,快速夯实璧山发展的基础。
二是积极做好职能范围内的配合协调工作,勇当排忧前头兵。该局根据当地县政府的要求,积极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市委三届四次全委会和县委十二届五次全委会精神,着力将县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培育与上档升级有机结合起来,配合有关部门全力改善民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同步;同时协调有关部门调动民间资本与社会投资的积极性,按照分类处置的原则处理好闲置土地,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土地使用税的征收,并强力推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创新融资方式,鼓励民间创业。
三是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提高行政效能。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服务发展的意识,加强作风建设,提高队伍素质,提高办事效率,为企业提供更多便利、优质和高效的服务,多为企业办实事。首先是抓好当地重点工业园区和特色产业登记窗口服务工作。继续坚持四个“办”字,即办理登记只要符合条件的马上办,对急需营业执照的加班办,对县、镇两级的重点企业和项目跟踪办,对一时拿不准的按照“三个有利于”大胆探索办。切实落实好新项目、大项目的引进,确保招商引资项目在工业园区和特色产业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支持和促进工业园区经济和特色产业的膨胀发展,真正营造起“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氛围。其次是抓好特色产业“红盾帮扶”工作。充分发挥工商部门和个体私营协会的职能作用,在全县确定个体工商户100户,私营企业100户,内资企业50户,外资企业4户,作为帮扶对象,其中,工业园区企业和特色产业中帮扶户数不低于总户数的50%。采取登门走访,现场办公,跟踪服务等形式,为业户排忧解难,办实事,办好事,不断促进帮扶对象做大做强。
四是指导企业实施商标战略,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抓住当前加快解决商标审查积压的良好契机,广泛开展争创县知名商标、市著名商标、全国驰名商标活动,提高县域企业的知名度和信誉度。支持企业培训自主商标,鼓励、引导、帮助企业申请注册商标和申报认定驰名、著名商标。继续实施“一村一品、一地一牌”农副产品商标战略,加大对农副产品商标、地理标志作为证明商标的培育力度。
五是针对性的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为企业办实事。针对企业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的问题,充分发挥股权出质登记和动产抵押在解决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动产抵押登记职能,积极为各类企业和经济实体办理动产抵押登记,帮助企业盘活资产。认真贯彻国家工商总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股权出质登记办法》,全面开展股权出质登记,为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担保渠道。鼓励投资人以知识产权等非货币财产出资设立企业。并针对原材料价格高企,成本上扬的问题,为企业谋划延伸生产链,降低成本;针对企业销售渠道不畅、订单减少的问题,积极联系阿里巴巴来教授网上经营理念,发展电子商务,拓展销售市场。同时严格落实政策规定,做好减、免、缓等措施,帮助企业减轻负担,促进企业顺利发展。
六是积极支持鼓励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稳定发展。按照“非禁即准、非限即可”原则,放宽准入条件,降低创业门槛,支持民间兴办企业。落实《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意见》,鼓励返乡农民、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促进经济活跃与繁荣,增加就业机会。(璧山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