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局在贯彻十七大精神、学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牢牢把握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内在特点和发展趋势,努力营造“五种环境”,使全局上下的凝聚力、向心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营造重视重用人才的用人环境。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贯穿到机关工作的每个环节,于年初制发了《潼南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做好关心爱护基层工商所干部工作的意见》。把政治关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关心基层工商所干部的成长。力求让基层工商所干部有更多的培训时间;能够接受更广的知识培训;拥有更多的能力锻炼机会;优先享受教育培训;并扩大对优秀基层工商所干部的选拔使用。
二是创新教育载体,营造“用心敬业 干净干事”的廉政环境。该局通过演廉、唱廉、写廉、读廉、讲廉、促廉、述廉的“七廉”字诀开展廉政文化载体活动,寓教于乐,陶冶情操,并利用廉政文化走廊和廉政文化宣传墙引导干部职工如何善用、慎用、正确使用手中的公权。增强了干部职工投身构建繁荣和谐潼南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及其家属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及时了解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切实帮助解决干部职工及家属生活、工作中的实际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三是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营造规范有序的工作环境。该局整理收编了近5年来的总局、市局和本局制发的各项工作规制52个,形成了《潼南县工商局工作制度汇编》。进一步健全了考核奖惩、岗位责任、廉政建设、财务管理等相关制度,为构建政令畅通、运转协调、科学有序的工作机制,推进机关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四是解放思想、更新理念,营造高效便捷的服务环境。该局为进一步优化投资软环境,提出了“一切为了潼南发展,一切围绕潼南发展,一切服务潼南发展”的理念,把履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定位在服务潼南经济社会发展上,把支持服务的重点转移到促进招商引资上,倾力为引资企业服务,确保其在潼南落地生根。继设立招商引资“绿色通道”,施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一站式”办公制度后,今年又出台了《重庆市潼南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服务发展招商引资的意见》,就进一步简化引资企业办事程序、放宽准入条件、强化行政服务、落实优惠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新举措。同时,该局还联合县纪委和监察局共同向社会推出了工商行政管理行政审批服务七项承诺。通过积极搭建平台,畅通渠道,优化环境,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目前已办理招商引资企业登记注册40家,注册资金达76531.11 万元,吸纳下岗人员再就业762人,为全县招商引资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营造阳光顺畅的执法环境。按照总局“四个统一”的要求,该局切实规范执法行为,提出执法办案工作的“三个转变”。即:由查办案件重处罚轻教育向处罚与教育相结合,追求执法办案的社会效果转变;由单纯注重处罚前的调查取证向处罚后及时回访、复查转变;由单纯强调案件罚没入库向维护消费者、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转变。并通过进一步完善案后回访反馈机制,建立工商部门与处罚对象的定期交流机制,健全覆盖立案、调查、结案等各个执法环节的公示体制,较好地维护了被处罚对象的知情权、陈述申辩权等正当权益,促进了执法人员合理准确把握执法的尺度。(潼南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