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导航
永川局商标品牌建设工作见成效 永川局重庆代账公司商标品牌建设工作见成效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15日  信息来源:http://www.cqgs12315.cn/cms/html/2008121516351914557.shtml

     为加快农村改革发展,万州局党组及时学习传达了十七届三中全会、市委三届四次全委会和区委三届六次会委会精神,并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十大举措加以贯彻落实:

     一是打假护农,净化涉农商品交易秩序。紧紧围绕“四重、三保、两帐、一抽检”,即抓住“重点商品、重点区域、重点市场、重点时节”,开展“保春耕、保夏种、保秋播”专项整治活动,建立农资商品“进货”、“销货”两本登记台帐,以农资商品“定向检测”为手段,全面加强全区农资市场监管,着力解决好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农机及零配件、水产苗种、农膜等品种存在的突出问题。今年以来,共检查农资批发企业17家,农资存货仓库和肥料堆码场7处,开展农资商品定向抽检18组,检出不合格化肥7组,均进行了立案查处。坚持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对公告停止生产使用的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深入开展禁限用农业投入品整治。

     二是经纪活农,搞活农村商品经济流通。以大力发展农村经纪人为重要抓手,并依托资源优势,围绕蔬菜、榨菜、生猪、烟叶、中药材、名优水产等农产业,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目前,全区拥有农村经纪人1247人,其中个体经纪人241户,经纪企业1006户,占经纪人总数1538的81%,对活跃全区农村商品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全面落实经纪执业人员的备案、明示、合同签字制度,经纪人备案率达100%。加大对农村经纪人的培训工作。与区农业局联合举办“2008年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劳务经纪人培训班”,培训乡村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95名。

     三是品牌兴农,推进农村品牌体系建设。加大宣传力度,上门指导服务,向企业和农户讲解辅导商标设计、广告宣传、争创品牌专业知识等途径,有效推动了农产品商标注册的快速发展。鼓励种养殖大户、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申请商标注册,通过商标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目前全区已注册农产品商标372件,占注册商标总数的26%,其中全国驰名商标2件,重庆著名商标3件,万州知名商标5件,涉外商标5件。分水镇石碾李子专业协会由于广泛使用了“广洞岩”商标、白羊柠檬协会的“白羊坪”商标、白土镇茯芩协会的“人头寨”商标、茅山贡桃专业合作社的“茅山”商标、甘宁镇的种植专业经济协会的“其芳”,都有效提升了农产品品牌价值,增加了农民收入,“协会+农户+商标”经营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是合同助农,加快订单农业推广速度。以合同监管为抓手,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行“龙头联大户,大户带农户”,以村组为单位,组织农户与品牌企业签订购销协议,由企业提供技术、种子或者各种幼苗,到时按协议向农户收购成品。全面推行果树种植、灰天鹅养殖、家禽养殖收购、水产养殖等示范订单合同文本5种,制定劳务中介等示范合同文本3种,合同帮扶涉农企业45户,签约农户1.7万户,签约2348份,金额57030万元。会同乡镇政府、司法、农业部门开展现场办公3次,培训2次150余人,编印发放合同指导服务宣传资料5000份,合同帮扶工作红盾服务联系卡500份。

     五是市场富农,促进特色产业规模发展。培育打造三峡中药材物流交易平台,将分散零星的药材经营商,进行集约化的规范规模经营;支持和协助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电子商务平台,真正形成聚集重庆及三峡库区(含鄂西、湘西)中药材生产、流通、消费、出口等多功能的三峡库区中药材交易中心。支持万州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改造升级。为农民和库区移民搭建信息平台,帮助农产品批发市场与现代农业生产基地、日用工业品市场与现代工业企业之间形成“市场联基地,基地带产业,产业兴市场”的产业模式。支持万州区市级中心镇市场设施建设、农村食品安全示范店建设。将渝东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纳入“全市五大农副产品区域市场”重点打造培育对象。

     六是注册便农,畅通服务“三农”快捷渠道。大力支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鼓励农民以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多种形式办理工商登记注册。对合法经营的农村流动性小商小贩以及农民进入集贸市场销售自产农副产品的等12种情形免予工商登记进行备案管理,免费办理备案手续。截止目前,新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52户,涉及种养殖、果蔬、中药材、桃李、茶叶、柑桔、桂圆、榨菜、农机助耕等20多个项目。

     七是信用惠农,争取农业抵押登记贷款。强化农民信用意识,遵循合同精神,按合同办事,积极引导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参与“守合同重信用”认定公示活动,对不使用或不规范使用农业订单合同、随意违约、履约率低、不讲信用的涉农企业和农户予以失信警示。今年新发展“守合同重信用”企业135户,包括涉农企业10家,白羊柠檬、茅山贡桃、农建家禽等农民专业合作社3户。充分利用抵押物登记职能,帮助涉农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今年受理动产抵押登记32件,主债权金额14.46亿元,其中涉农企业4349万元,融资最多的是的“飞亚实业”2笔共2173万元,私人之间通过动产抵押登记融资1起。

     八是普法支农,增强农民守法用法意识。为进一步增强农民的法制意识,增强农民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区工商分局采取工商干部到现场宣传、邀请专家举办专业知识培训、建立工商干部和农户挂钩联系制度等多种渠道开展法律法规的宣传讲解。每年“3.15”期间,全区各地工商部门还要普遍设立现场咨询服务台,为农民提供法律法规、农资打假、消费维权等方面知识的咨询服务和投诉受理活动。

     九是维权保农,维护交易双方合法权益。以“一会两站”建设为重点,广泛开展“12315”网络“进市场、进村镇、进商家”活动,建立健全“12315”申诉举报网络,积极完善农村消费纠纷调解机制。全年通过12315申诉举报渠道共受理申诉、举报和咨询514件,申诉举报按时办结率达到98%,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83万元。“消费者投诉站”全年受理消费者投诉863件,解决856件,解决率99%,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0.31万余元。11月底,我区首家村级消费者投诉站在天城镇万河村正式成立。

     十是执法卫农,保障农民新村建设质量。以查办建材、电器等重要产品质量案件为中心,大力加强流通环节商品质量监管,全年共查办销售质量不合格产品案件81件,涉及不合格产品货值83.20万元。规范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行为,专项检查建筑、房地产主体资格、房地产经纪机构、房地产售房部及咨询部、房地产合同格式条款、商品房预(销)售合同、经纪合同,共检查工程项目28个,建筑、房地产开发企业及售房部、咨询部20多家,检查合同281份,金额137681万元。发现纠正不合格合同9份,金额278.87万元,查处涉及合同违法案件2件,违法金额1052.6万元。重点查处无照经营、挂靠经营、企业出租出借营业执照、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行为。加强房地产广告监督管理,杜绝虚假广告和其他违法违规广告。全年共查处无照从事建筑业、从事建材生产、出租、伪造建筑业营业执照等案件13起。(万州局供稿)

友情链接: 自助添加
闁汇埄鍨伴幊搴$暦閵夈儺鍟呴柕澶堝劜濞呭矂鎮楅獮鍨仾婵犫偓閸ャ劎鈻旈柨鐕傛嫹
闁汇埄鍨伴幊搴$暦閵夈儺鍟呴柕澶堝劜濞呭矂鎮楅獮鍨仾婵犫偓閸ャ劎鈻旈柍褝鎷�
02363653351
13320337068
1336808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