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导航
忠县局马灌所把好“三关”化易燃易危化品市场监管 忠县局马灌所把好“三关”帅博工商化易燃易危化品市场监管
发布时间:2008年11月18日  信息来源:http://www.cqgs12315.cn/cms/html/2008111816001614139.shtml

     按照总局“四统一”目标和“四高”标准,沙坪坝局以停收“两费”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围绕科学发展和工商职能转型两大主题,按照基层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需求导向,以能力培训为抓手,健全基层干部能力结构,努力打造一支适应科学发展、满足转型所需、能力梯次分布的基层工商干部队伍。

 

     一、突出实效,建立能力培训全方位保障

     当前,受“两费”停收形势的驱动,工商职能转型已迫在眉睫。为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分局高度重视工商职能转型的能力培训,在思想认识、组织筹划和基础条件上狠下功夫,促使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更新思想观念。针对“两费”停收后基层干部出现工作松懈、方向盲目、理念偏离的问题,分局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抓好公平正义、敬业奉献、创新实干、廉洁自律、追求卓越“五项专题教育”,展开领导干部定期谈心与思想分析,引导干部职工充分认识适应工商职能转型能力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破除传统、陈旧的不适应科学发展、不符合职能转型需求的思想理念,树立服务科学发展、关心经济社会大局的发展理念;树立文明、现代、依法的监管理念;树立依法管理、科学执法的执法理念;树立以人为本、注重事前调控把关的维权理念。

     (二)精心组织策划。与专题培训相结合,相继出台了《关于贯彻实施“四大一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树立形象”专项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干部职工职能转型能力培训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导思想、培训目标、工作要求、工作步骤、培训重点、保障措施,使能力培训有章可循。强化组织机构,成立了局长、党组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相关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划分推动培训工作的组织、协调与开展。按照能力培训的总体规划,各科、所结合工作实际,根据岗位职责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本单位干部职工参与各类能力培训,要求参训人员不得缺席、早退,各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人员安排、参训负直接责任。

     (三)优先提供保障条件。分局将转型能力培训作为当前重点工作,从经费、基础设施、绩效考核上加大力度、全力保障。把转型能力培训经费列入年度预算,优先予以保证;根据能力培训规划,优先联系、安排、落实培训场地、培训师资,优先提供培训所需的电脑、检测仪器、多媒体工具等基础设施,统一印发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等9种学习资料共计200余份,统一分发给全局219名干部职工,做到人手一份、一个不少;建立培训绩效考核机制,每一期培训要进行全员考核、保证全员过关,并把培训考核结果与年终推优评先、干部职务晋升挂钩,使培训取得实效。

 

     二、突出主题特色,推动能力培训全面开展

     分局把“适应科学发展、助推职能转型”主题贯穿于能力培训全程,时时彰显科学发展特点,处处闪现职能转型亮点。

     (一)培训目的做到“三统一”。目前,基层工商队伍监管执法思维落后,“重处罚、轻规范,重监管、轻服务”的现象时有发生;队伍素质普遍较低,监管执法、服务发展及创新能力弱,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紧缺。鉴于此,按照总局新出台的“三定”方案赋予工商部门的职能要求,分局把切合基层实际、适应科学发展和助推职能转型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对转型能力培训提出了“重点强化三种能力、着力培养两类人才”的培训目标。具体而言,就是加强干部职工监管执法能力、服务发展能力及改革创新能力,着力培养能力强、善协调的“复合型”人才和懂业务、会监管的“实用型”人才。

     (二)培训内容做到“三贴近”。分局按照贴近基层队伍实际、职能转型要求和人才需求结构的总体思路,针对基层工商队伍素质较低、能力结构不合理、人才结构单一的现状,根据工商行政管理五大职能定位,本着因材施教、分层分级、梯次推进原则,实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分类培训。加强学历提升教育,实行奖励制度,逐步改变队伍整体素质低的状况。按照职能转型需求,坚持“人人会监管、全员会办案”,坚持依法行政、科学监管,对全局干部职工进行监管执法能力、服务发展能力及创新能力的专题培训。根据基层分局人才需求导向,对正、副科所长,着力进行组织协调能力、统筹运作能力、综合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培训,使他们向“复合型”人才过渡;对监管执法骨干和业务能手,着力进行综合业务知识、监管执法实战能力、业务技能培训,使他们向“应用型”人才过渡。

     (三)培训方式做到“三类结合”。一是集中培训和分散自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作用,以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经济管理、行政执法等为重点,召开登记注册、商标广告、执法办案、“四大一重点”等业务培训20余期,培训干部820余人次。同时,大力提倡结合岗位需求展开自学,把相关学习资料分发给每位干部,要求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学习与技能两结合、两促进。二是“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在自主学习培训的基础上,采取“请进来”方式诚邀重庆大学曾国平教授、市委党校唐教授等专家学者来局授课、作报告,采取“走出去”方式赴福建泉州等先进发达地区实地考察、调研,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三是网上交流与理论研讨相结合。为把能力培训引向深入,基于学习培训,分局在全局范围内广泛开展“能力提升促转型”大讨论,除了召开传统的调研会、讨论会外,还借助市局红盾网和分局OA网进行网络交流,公布本局各类教育培训计划、课件、考核方案、考试试卷及成绩等学习培训资料,展开当前职能转型的能力培训的深层次研究与探讨,听取各兄弟单位的意见与建议,不断改进和深化能力培训工作思路、方式方法、工作机制。

 

     三、立足问题整改,逐步建立转型能力培训长效管理机制

     职能转型能力培训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在不断实施、改进中加以完善。为此,分局着眼于长远,按照分步实施、循序演进、逐步完善的原则,通过对阶段性能力培训效果进行分析、查找问题、重点整改,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机制,着力探索职能转型能力培训的长效管理机制。

     (一)以适应科学发展和职能转型为标准,全面系统查找问题。对照科学发展和职能转型的能力需求,对现阶段能力培训进行考察,查找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分局发现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在监管执法能力方面,部分干部仍然执法责任不强,对违法行为视而不见、不查不纠、不作为或作为不力;执法行为失范,执法不公、不严等。在服务发展能力方面,一些干部还存在宗旨意识不强、解答问题不耐烦、群众不满意服务等问题。在培训方式方面,不少干部职工反映形式以“填鸭式”授课学习为主,被动学习效果不好。从培训内容来看,针对性、实效性、提升性不够强,虽然根据职能需求对内容进行了定向调整,但具体实施起来就差强人意。

     (二)以问题整改为抓手,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针对存在的问题,分局查找了原因,结合能力培训整体规划,联系实际,本着能改的就立即整改、短期难改的就逐步整改的原则,按照近、中、远目标分别制定了整改方案,并逐步予以实施。通过问题整改,进一步完善能力培训的工作机制、制度体系、方式方法,逐步建立符合基层队伍实际、适应科学发展要求和满足职能转型需求的能力培训长效管理机制,纵深推进“四统一”和“四化”建设。(沙坪坝局供稿)

友情链接: 自助添加
闁汇埄鍨伴幊搴$暦閵夈儺鍟呴柕澶堝劜濞呭矂鎮楅獮鍨仾婵犫偓閸ャ劎鈻旈柨鐕傛嫹
闁汇埄鍨伴幊搴$暦閵夈儺鍟呴柕澶堝劜濞呭矂鎮楅獮鍨仾婵犫偓閸ャ劎鈻旈柍褝鎷�
02363653351
13320337068
1336808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