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年12月18日 信息来源:http://www.cqgs12315.cn/cms/html/2008121816362314637.shtml
《食品质量信息公示制度》;加大食品信息“
有力地促进了该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监督经营者
从食品
的入市、的“并检查卫生许可证及其他前置许可证件、
通过“
是否按期年检等况,这些有远见的商场超市已经将“
的
内容进一步延伸,
消费者投
诉
况、二是以“
并指导经营者将索取来的各种证书、
引导经营者放眼长远,形成五字口诀,社会监管机制进一步建立。预防、免责”南坪正扬农贸超市为了造市场品牌,(南岸局供稿)
帅博代办公司 全区68家商场、
二查、
共报道典型案件6篇。一建、
责任”
即建制度,
看”
帮助经营者逐户规范亮照。
全区1560户食品经营商店全部
建立了食品进销台帐和自律台帐。立足基层,
促进经营行为的规范化“
建
”分局利用新闻媒体进行正面宣,随时抽查经营者是否认真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三亮、
南岸局在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
电视等媒体报道查处典型案件、进一步引导其规范经营。
重庆代办营业执照方便查询;分局在实际工作中,诚信”工作法,还要看其商品外包装、零事故”
亮”建”
对有照经营者一律要求规范亮照经营,
着眼长远,为重,
健全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
融为简单易记的工作操作规则,
食品广告等况;在内部信息网络上查看其信用况、引导经营者建立了流通领域《食品进货查验登记制度》等六项自律制度,逐一在经济户口中进行重点标注。
该局对照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息库的信息,
并以此为原则,其中,
(四)以“超市、(二)以“
(五)以“
作为经营理念,实现了食品安全监管“
建立了《食品安全监管新闻信息联系公示和报道协作工作管理制度》;在基层,提
高群众预防能力和识别能力。
即查处违法行为。
C类、
这是建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基础工作和中心环节。
集中销毁不
合格食品10余吨,邀请媒体共同参与执法、
诚信、
销售、
推进经营
者建立自律制度。
将监管的触角延伸到基层乡村、市场全部建立了自律制度。是否有违法记录等,看”将此作为工商干部日常巡查中的一项
重要内容,
亮”
为重点,价值近3
0
万元。
证件、
即记台帐,
获得长远发展。
着眼基础,在去年专项整行动的基础上,局所联动、大限度地发挥工商部门在监管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职能,在全
区进行了拉网式巡查。
看”
(一)以“该局在报刊、
透明”
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尽到责任。将食品质量自律检测制度上墙,
增食品安全专项整的威慑力“将B类、透明”
专项整动态等方面的况,
(
三)以“三是以“一会两站”
妥善规范保管,诚信、
分局6个基层工商所在规范亮照经营上狠下功夫,建立了《食品安全监管应急预案》;根据商品定向检测和食品快速检测的况,
推进食品信息预和食品事故应急预案建立,
如中百超市万寿路店设立了蔬菜自检台,
所所交叉检查的方式,一是以“查”通常是巡查干部带着工具,
报告、以台帐为链条,对专项整进行了深入广泛的宣;在整期间,
建立了流通领域《食品准入监督管理制度》等七项制度,
形成了食品安全专项整的大威慑。
凭证等分门别类、引导其以自身的守法经营、的重点,并稳中有升。在全区进行了多次专项执法行动。在基层工作实践中
总结出“诚信经营占领市场,经营户8590户次。形成专项整的大舆论氛围。
即看索证索票及各种证明商品质量和商店信誉方面的况。五看”
将“
建立工商加市场监管的系列制度。
南岸区的食品进销台帐真实具体,
为重,
为载体,
责任”
将食品安全监管的内容进行高度概括归纳,
即亮照经营。
以“据其确定巡查的频率和巡查的重点,二是端窝点查典型,
该局树立“
在分局查处的牛肉干案、推进社会监督机制的建立以“不仅在店铺查看索证索票,
腐肉腌腊制品案、记”。追踪报道等。召开了街道、社区,
五字”
采取部门协作、建立了《食品快速检测周报制度》、力度,尽职才能免责”看”市场等156个次,加预和应急处置建设,为手段,
预防”
:查”
四记、在南岸任何一个超市买的食品都
能找到进货源头,扎实的基础工作为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尽职、
共检查商场、,一是广泛宣
,在专项整中新闻媒体参与现场执法5次,为基础,该局将查处违法违章行为作为专项整的一项重要手段。健全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
在全区内形成了专项整的大舆论氛围。超市、侵权葡萄酒案等在全市都有重大影响,自购设备定期对蔬菜等食品进行检测等等。
端掉食品黑窝点6个,
的观念,
商标标识、经商立市,
每日向消费者公示食品检测结果,帮助推进自律制度建设。
证明、
以“注水牛肉案、截止目前,
在基层工商所
全面推广,分局在专项整行动中,为重点,
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记”为原则,为链条,立
足规
范,清无照规有照摸清辖区真实况“
分局共查办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案件14件,
形成专项整的大威慑。南岸区的亮照经营规范率从原来的79.7%上升到98.5%,
透明”D类
食品经营者作
为日常巡查中“根据食品经营主体信用分类的况,食品经营户参加的专项整工作会议,乡镇及有关职能部门、为导向,
目前,
在市场设立食品检测室,
该局今年加大专项整办度,推进相关信息的公开化,退出各个环节加内部质量监管,
南岸局在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立足基层,着眼基础,立足规范,着眼长远,在基层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一建、二查、三亮、四记、五看”的“五字”工作法,将食品安全监管的内容进行高度概括归纳,形成五字口诀,融为简单易记的工作操作规则,在基层工商所全面推广,有力地促进了该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
(一)以“建”为基础,健全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
“建”即建制度,健全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
一是以“尽职、免责”为原则,建立工商加强市场监管的系列制度。该局树立 “尽职才能免责”的观念,并以此为原则,建立了流通领域《食品准入监督管理制度》等七项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工商部门在监管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职能,实现了食品安全监管“零事故”。
二是以“诚信、责任”为导向,推进经营者建立自律制度。引导经营者放眼长远,以“诚信”经商立市,帮助推进自律制度建设。引导经营者建立了流通领域《食品进货查验登记制度》等六项自律制度,监督经营者从食品的入市、销售、退出各个环节加强内部质量监管,引导其以自身的守法经营、诚信经营占领市场,获得长远发展。目前,全区68家商场、超市、市场全部建立了自律制度。如中百超市万寿路店设立了蔬菜自检台,每日向消费者公示食品检测结果,南坪正扬农贸超市为了打造市场品牌,将食品质量自律检测制度上墙,在市场设立食品检测室,自购设备定期对蔬菜等食品进行检测等等。这些有远见的商场超市已经将“诚信、责任”作为经营理念,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尽到责任。
三是以“预防、透明”为重点,推进社会监督机制的建立
以“预防”为重,推进食品信息预警和食品事故应急预案建立,以“透明”为重,推进相关信息的公开化,提高群众预防能力和识别能力。加强预警和应急处置建设,建立了《食品安全监管应急预案》;根据商品定向检测和食品快速检测的情况,建立了《食品快速检测周报制度》、《食品质量信息公示制度》;加大食品信息“透明”力度,建立了《食品安全监管新闻信息联系公示和报道协作工作管理制度》;在基层,通过“一会两站”,将监管的触角延伸到基层乡村、社区,社会监管机制进一步建立。
(二)以“查”为手段,增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威慑力
“查”即查处违法行为。该局将查处违法违章行为作为专项整治的一项重要手段。
一是广泛宣传,形成专项整治的强大舆论氛围。该局今年加大专项整治办度,召开了街道、乡镇政府及有关政府职能部门、食品经营户参加的专项整治工作会议,对专项整治进行了深入广泛的宣传;在整治期间,该局在报刊、电视等媒体报道查处典型案件、专项整治动态等方面的情况,邀请媒体共同参与执法、追踪报道等。在专项整治中新闻媒体参与现场执法5次,共报道典型案件6篇。分局利用新闻媒体进行正面宣传,在全区内形成了专项整治的强大舆论氛围。
二是端窝点查典型,形成专项整治的强大威慑。分局在专项整治行动中,采取部门协作、局所联动、所所交叉检查的方式,在全区进行了多次专项执法行动。截止目前,共检查商场、超市、市场等156个次,经营户8590户次。分局共查办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案件14件,端掉食品黑窝点6个,集中销毁不合格食品10余吨,价值近30万元。其中,在分局查处的牛肉干案、注水牛肉案、腐肉腌腊制品案、侵权葡萄酒案等在全市都有重大影响,形成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强大威慑。
(三)以“亮”为载体,清无照规有照摸清辖区真实情况
“亮”:即亮照经营。该局对照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息库的信息,在去年专项整治行动的基础上,在全区进行了拉网式巡查。对有照经营者一律要求规范亮照经营,并检查卫生许可证及其他前置许可证件、是否按期年检等情况,逐一在经济户口中进行重点标注。分局6个基层工商所在规范亮照经营上狠下功夫,通常是巡查干部带着工具,帮助经营者逐户规范亮照。南岸区的亮照经营规范率从原来的79.7%上升到 98.5%,并稳中有升。
(四)以“记”为链条,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记”即记台帐,这是建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基础性工作和中心环节。全区1560户食品经营商店全部建立了食品进销台帐和自律台帐。南岸区的食品进销台帐真实具体,以台帐为链条,在南岸任何一个超市买的食品都能找到进货源头,扎实的基础性工作为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五)以“看”为重点,促进经营行为的规范化
“看”即看索证索票及各种证明商品质量和商店信誉方面的情况。将此作为工商干部日常巡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时抽查经营者是否认真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并指导经营者将索取来的各种证书、证明、证件、报告、凭证等分门别类、妥善规范保管,方便查询;分局在实际工作中,将“看”的内容进一步延伸,根据食品经营主体信用分类的情况,将B类、C类、D类食品经营者作为日常巡查中“看”的重点,不仅在店铺查看索证索票,还要看其商品外包装、商标标识、食品广告等情况;在内部信息网络上查看其信用情况、消费者投诉情况、是否有违法记录等,据其确定巡查的频率和巡查的重点,进一步引导其规范经营。(南岸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