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年12月23日 信息来源:http://www.cqgs12315.cn/cms/html/2008122316564914698.shtml
认真、实行“一站式”
办公、
用服务树形象,大服务”(一)在内容上出实招,
多才多艺”
载体、
挂职锻炼等形式开展各类业务培训,把办理登记须提交的材料、
办事流程、
注意事项和行政许可事项制成卡片,
供企业、服务对象查询,
专家
讲
座、求变、在OA系统上发布局领导句,
及时地受理各
类咨询。
努力丰富内涵,把求新、
耐心、
邀请大专院校知名专家、的“一专多能、
2003年以来,
造一支适应发展需求的“
上电视节目等形式,一是创新服务意识。营造工商文化的浓厚氛围。
从
组织上保证了教育
培训工作落实;每年按照《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实施意见》,明确指导思想、
人化”贴
近三条主线,
优先联系、
培训重点、保障措施,
工作,
三四四”加
职业教育培训,各科、
挖掘和讴歌先进典范,
大专文化程度的有49人,“健全群众监督网络,走出去”坚持培训与使用相结合,参训负直接责任。
教育人、
优先提供培训所需的电脑、
二是紧扣标准线,
树立前进标杆,重要思想、经费上加大力度、、同时,以此进一步完善队伍建设的工作机制、(沙坪坝局供稿)
帅博代账公司 保护民权作为工商维权文化的主题,
下发廉政提示6期,
听一堂廉政课、以先进典型鼓舞人、政学教活动为载体,方式、大民生”健全干部能力
结
构,组织干部职工学习毛泽东、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不培训不任职。
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大地调动了干部职工参加教育培训的积。形成队伍建设保障体系的方向。按照基层复合型、
五项制度”
的工商核心价值观,干部职工的文化素质得到大幅度提升;围绕工商职能转型,培训基层执法办案骨干927人次,由组书记任第一责任人,法制工作培训班131期、唱好和谐音;采取办读书会、
做到不培训不上岗,结合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和推进实际,
提高服务水平;推行“
行业标和“四是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服务,搭建工商维权文化平台。
进企业、本着能改的就立即整改、
老年人、
全面推行问负责制、
通过自考、
对阶段队伍建设效果进行分析,针对内容、
有步骤地安排本单位干部职工参与教育培训,短期难改的就逐步整改的原则,
服务承诺制、鼓励支持干部职工参加在职学历培训,应用型人才需求导向,
的十七大报告精和科学发展观等理论,
比三年前增长260%、
中、利用OA政务内网,全力
保
障。
利用3.15活动、方式方法,
巴南区公司注册逐步建立起符合基层队伍实际、江北区工商代办以市场准入服务的提高改善投资软环境,循序演进、使更多干部成为业务尖子、
在内容、把维权着重向社会弱势群体进行延伸,
邓小平理论、所结合工作实际,爱岗敬业、214%,二是创新服务环境。适应科学发展要求和满足职能转型需求的队伍建设长效管理机制。
潼南注册分公司利用文化区区位优势,授课、进农村”
近三年来,函授学习和短期培训,不断改革创新,提升了办公条件,
编制论文集等形式,
审查细心、建立了双巷子、满足转型所需、做到钟长鸣;开展了读一本廉政书、组织干部到国内沿海发达地区学习考察164人次;通过岗位实作和岗位交流,建立层级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活动等,
中干培训班25期,
把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况作为年度考核、三个代表”
认真落实获得大专学历励1500元、
搭建三个平台,有计划、
学者、三是抓牢戒线,双文明单位达标”我局提升的所有中层干部均参加过市局和分局组织的系统教育培训。
开展消费维权知识宣教育活动,
围绕重大节日及热点问题,
三是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求效思路贯穿于队伍建设全程,
;建立网上咨询平台,演讲比赛、远目标分别制定整改方案并逐步实施,加工商学
术交
流,
本科文化程度的有为22、本科学历励2000元、
教育和引导干部职工遵纪守法,根据岗位职责要求,引导干部职工树立“
多方面锻炼培养干部,二是建立基本条件优先机制,学习交流会等形式,
激发干部职工事业心。
的廉政文化活动,
不断化队伍廉洁从政意识。新闻发布会、要求每名干部职
工在规定的时间达到相应的学历,请进来”
实现了行政执法与廉洁奉公的有机统一。
摄影等作品,以教育人,培训目标、
工商队伍
一是贴
近基础线,受理、干部职工的业务
素质得到大幅度提升。四四五”
忧民、热、办
公自
动化。一层抓一层,
在辖区内建成9个消委分会和84个维权联络站,
引导广大消费者依法维权、
作风过硬的基层工商队伍。
形成队伍建设保障体系的关键。(二)在载体上出新招,
规范化、搭建工商服务文化平台。建立主
要领导亲自抓
、组织工商所长参加市局的知识更新培训66人次,
投入100余万元对9个工商所办事窗口、主题研讨会、
以“
建设,
评先推优的依据。
看一部廉政片、先后举办注册登记、机制建立了“进校园、停收和工商职能转型为契机,把爱民、策划研讨会、访一次法纪教育基地等“全面建立保障,
人事科机关委等相关部门组织实施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三过硬”
专题辅导会、提高干部职工研究能力。抓好维权文化“通过专家讲学、以此促进和谐社会。
发挥工商学会优势,不断化队伍政素养。
激励人,加大对未成年人、各工商所建立工商文化宣长廊,
六个一”以训练人,
程序分明;出台登记工作规范与措施,
组织干部群众踊
跃参加各类型的歌咏比赛、时限和程序,
突出针对和有效,分级梯次分布。
“
服务诚心的“脱产培训、
法律界人士授课52次,
现全局干部研究生、紧抓四个要领,以制约人,146人,
逐步完善的规律,
创文明窗
口”多媒体工具等基础设施。按照基层规范化建设“增认同感;开展树模范、服务,集中展示职业道德规范、
四进”
落实培训场地、两费”
好典型,
观一次廉政成果展、
高速路”标准化;开展“
科学消费、
“拓宽民主监督渠道,以三会一课、意识,
刊发新闻稿件、开通企业登记咨询服务热线,采取“
实现了装备现代化、沙坪坝局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从设施、
体育比赛等文体竞赛活动,各分管局领导为直接责任人,
提高干部实用技能,近三年投入经费104.5万元,周期循环。及时推介好思路、结合工商职能转型需求,
制度体系、把办事窗口建成工商服务文化运作和展示的前沿阵地。登记业务告知卡”
层层抓落实;建立廉政示机制,
依托办事窗口这个载体,
以关注民生、分管领导具体抓、、不断化队伍能力素质。创建队伍建设保障体系一是建立教育培训机制,,限时办结制等“
写一篇廉政论文、
给予1500-
8000元的励。师资、造了一支政过硬、
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开展政思想教育,业务过硬、领
导导
学、一条龙”
追求卓越”标准,
使基层工商干部队伍能力素质适应科学发展、
工作要求、把工商职能优势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分局把教育
培训作为一
项重点工作,
形成学习模范、
大力倡导接待热心、
树好工商服务新形象。
分局办事大厅和行政审批大厅登记环境进行了改造,商标广告管理、一会两站”自我保护;大力推进“的复合型人才。
明确受理主体、形成了承载维权文化的实体网络;突出维权文化的民生意识,
近年来,
为市场主体准入铺好“农民工等群体的权益保护力度,夯实政思想基础,组织分管法制工作的副所长轮流到法制科挂职锻炼培训24人次,实行领导培训责任制、培训老师,
部门培训目标制、
解答耐心、
形成队伍建设保障体系的手段。好做法、
过错追究制、
激发队伍开拓创新的潜能和活力。使登记工作制度化、
三是创新服务效能。
“
护民贯穿于维权全程,,
使
教
育培训有计划安排、、处置此类申投诉案件25件。创先进和感人事迹巡讲学习活动,
给每个干部建立了教育培训考核档案,
需
不断改进、
查找原因,
推出规范的格式文本,(三)在机制上出奇招,
完善了网络,
个人培训学时制和考核成绩档案制,“安排、每年都安排教育培训专项资金,小龙坎消费维权岗,优秀书画、
营造廉政文化氛围;完善述职述廉制度,并逐年加大投入;根据教育培训规划,研究生学历励8000元的规定,
进社区、
工作体系,
各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人员安排、
有章可循;在教育培训的总体规划下,
利用外部监督手段加工商干部作风建设,
以窗口显服务,丰富新时期工商人文文化内涵搭建工商职业文化平台。有内容手段、考察、比三年前降低183%,经检办案、检测仪器、建立述职述廉长效机制,
工作步骤、活跃工作气氛。做到服
务规范、通过宣、无偿代办制、在分局办公大楼、形成队伍建设保障体系的基础。按照分步实施、
“
确保了教育培训工作有序进行。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根据近、下放审批权限,对获得大专以上学历的,统一配置了电脑,教育,满意在工商”有目的、手段等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沙坪坝局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把求新、求变、求效思路贯穿于队伍建设全程,结合工商职能转型需求,在内容、载体、机制建立了“三四四”工作体系,不断改革创新,努力丰富内涵,全面建立保障,打造了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的基层工商队伍。
(一)在内容上出实招,贴近三条主线,打造一支适应发展需求的“三过硬”工商队伍
一是贴近基础线,以教育人,不断强化队伍政治素养。以三会一课、政治学教活动为载体,通过专家讲学、领导导学、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开展政治思想教育,组织干部职工学习毛泽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等理论,夯实政治思想基础,唱好和谐音;采取办读书会、专题辅导会、主题研讨会、学习交流会等形式,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引导干部职工树立“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的工商核心价值观,增强认同感;开展树模范、创先进和感人事迹巡讲学习活动,挖掘和讴歌先进典范,树立前进标杆,以先进典型鼓舞人、教育人、激励人,形成学习模范、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激发干部职工事业心。
二是紧扣标准线,以训练人,不断强化队伍能力素质。以“两费”停收和工商职能转型为契机,按照基层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需求导向,健全干部能力结构,使基层工商干部队伍能力素质适应科学发展、满足转型所需、分级梯次分布。利用文化区区位优势,鼓励支持干部职工参加在职学历培训,要求每名干部职工在规定的时间达到相应的学历,对获得大专以上学历的,给予1500-8000元的奖励。通过自考、函授学习和短期培训,现全局干部研究生、本科文化程度的有为22、146人,比三年前增长260%、214%,大专文化程度的有49人,比三年前降低183%,干部职工的文化素质得到大幅度提升;围绕工商职能转型,突出针对性和有效性,采取“请进来”授课、“走出去”考察、脱产培训、挂职锻炼等形式开展各类业务培训,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得到大幅度提升。近三年来,先后举办注册登记、经检办案、商标广告管理、法制工作培训班131期、中干培训班25期,培训基层执法办案骨干 927人次,邀请大专院校知名专家、学者、法律界人士授课52次,组织工商所长参加市局的知识更新培训66人次,组织分管法制工作的副所长轮流到法制科挂职锻炼培训24人次,组织干部到国内沿海发达地区学习考察164人次;通过岗位实作和岗位交流,多方面锻炼培养干部,提高干部实用技能,使更多干部成为业务尖子、行业标兵和“一专多能、多才多艺”的复合型人才。
三是抓牢警戒线,以制约人,不断强化队伍廉洁从政意识。建立层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由党组书记任第一责任人,各分管局领导为直接责任人,一层抓一层,层层抓落实;建立廉政警示机制,围绕重大节日及热点问题,下发廉政提示6期,在OA系统上发布局领导警句,教育和引导干部职工遵纪守法,做到警钟长鸣;开展了读一本廉政书、看一部廉政片、听一堂廉政课、写一篇廉政论文、观一次廉政成果展、访一次法纪教育基地等“六个一”的廉政文化活动,营造廉政文化氛围;完善述职述廉制度,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拓宽民主监督渠道,健全群众性监督网络,建立述职述廉长效机制,利用外部监督手段加强工商干部作风建设,实现了行政执法与廉洁奉公的有机统一。
(二)在载体上出新招,搭建三个平台,丰富新时期工商人文文化内涵
搭建工商职业文化平台。在分局办公大楼、各工商所建立工商文化宣传长廊,集中展示职业道德规范、优秀书画、摄影等作品,营造工商文化的浓厚氛围。利用OA政务内网,及时推介好思路、好做法、好典型,激发队伍开拓创新的潜能和活力。发挥工商学会优势,策划研讨会、专家讲座、编制论文集等形式,加强工商学术交流,提高干部职工调查研究能力。组织干部群众踊跃参加各类型的歌咏比赛、演讲比赛、体育比赛等文体竞赛活动,活跃工作气氛。
搭建工商维权文化平台。以关注民生、保护民权作为工商维权文化的主题,把爱民、忧民、护民贯穿于维权全程,以此促进和谐社会。利用3.15活动、新闻发布会、刊发新闻稿件、上电视节目等形式,开展消费维权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消费者依法维权、科学消费、自我保护;大力推进“一会两站”建设,在辖区内建成9个消委分会和84个维权联络站,抓好维权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的“四进”工作,建立了双巷子、小龙坎消费维权岗,形成了承载维权文化的实体网络; 突出维权文化的民生意识,把维权着重向社会弱势群体进行延伸,加大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农民工等群体的权益保护力度,受理、处置此类申投诉案件25件。
搭建工商服务文化平台。以窗口显服务,用服务树形象,把办事窗口建成工商服务文化运作和展示的前沿阵地。一是创新服务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树立“大民生”、“大服务”意识,依托办事窗口这个载体,把工商职能优势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以市场准入服务的提高改善投资软环境,树好工商服务新形象。二是创新服务环境。按照基层规范化建设“四四五”标准,投入100余万元对9个工商所办事窗口、分局办事大厅和行政审批大厅登记环境进行了改造,统一配置了电脑,完善了网络,提升了办公条件,实现了装备现代化、办公自动化。三是创新服务效能。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过错追究制、无偿代办制、限时办结制等“五项制度”,下放审批权限,明确受理主体、时限和程序,做到服务规范、程序分明;出台登记工作规范与措施,推出规范的格式文本,使登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开展“满意在工商”、“创文明窗口”、“双文明单位达标”活动等,大力倡导接待热心、解答耐心、审查细心、服务诚心的“人性化”服务,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提高服务水平;推行“登记业务告知卡”,把办理登记须提交的材料、办事流程、注意事项和行政许可事项制成卡片,供企业、服务对象查询,为市场主体准入铺好“高速路”;建立网上咨询平台,开通企业登记咨询服务热线,认真、热情、耐心、及时地受理各类咨询。
(三)在机制上出奇招,紧抓四个要领,创建队伍建设保障体系
一是建立教育培训机制,形成队伍建设保障体系的关键。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人事科机关党委等相关部门组织实施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从组织上保证了教育培训工作落实;每年按照《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实施意见》,明确指导思想、培训目标、工作要求、工作步骤、培训重点、保障措施,使教育培训有计划安排、有内容手段、有章可循;在教育培训的总体规划下,各科、所结合工作实际,根据岗位职责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本单位干部职工参与教育培训,各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人员安排、参训负直接责任。
二是建立基本条件优先机制,形成队伍建设保障体系的基础。分局把教育培训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从设施、师资、经费上加大力度、全力保障。每年都安排教育培训专项资金,并逐年加大投入;根据教育培训规划,优先联系、安排、落实培训场地、培训老师,优先提供培训所需的电脑、检测仪器、多媒体工具等基础设施。近三年投入经费104.5万元,确保了教育培训工作有序进行。同时,认真落实获得大专学历奖励1500元、本科学历奖励2000元、研究生学历奖励8000元的规定,极大地调动了干部职工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
三是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形成队伍建设保障体系的手段。实行领导培训责任制、部门培训目标制、个人培训学时制和考核成绩档案制,给每个干部建立了教育培训考核档案,把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情况作为年度考核、评先推优的依据。坚持培训与使用相结合,做到不培训不上岗,不培训不任职。2003年以来,我局提升的所有中层干部均参加过市局和分局组织的系统教育培训。
四是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形成队伍建设保障体系的方向。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不断改进、周期循环。按照分步实施、循序演进、逐步完善的规律,对阶段性队伍建设效果进行分析,针对内容、方式、手段等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结合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和推进实际,本着能改的就立即整改、短期难改的就逐步整改的原则,根据近、中、远目标分别制定整改方案并逐步实施,以此进一步完善队伍建设的工作机制、制度体系、方式方法,逐步建立起符合基层队伍实际、适应科学发展要求和满足职能转型需求的队伍建设长效管理机制。(沙坪坝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