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是大力优化环境,支持全民投资创业。落实上级部门有关进一步优化工商服务支持企业发展的若干精神,鼓励民间投资兴办企业。结合取消“两费”的契机,引导关、停产企业中的失业人员自主创业,降低准入门槛,简化审批手续,将个体工商户的审批权限全面下放给基层工商所,同时将个体工商户的注册登记转为即办件。1月初,借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推出人性化服务,在电子显示屏、电话反馈登记事项办理结果基础上,进一步推出“办结事项免费短信通知服务”,将注册窗口的所有事项办结情况以短信形式发送告知办事者,当事人申请登记事项一旦通过了登记系统审核,就能在20分钟后获得办结通知,并及时领取营业执照。仅今年1月份就新发展各类市场主体370余家。
二是开展“大走访”活动,帮助中小企业解决难题。为了让企业增强发展的信心,坚定度过难关的信念,全局百名工商干部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经营现状、突出困难和实际诉求,尽力帮助企业出谋划策,积极应对困境。对企业反映的各类问题,落实专人负责,狠抓落实。对不属于工商部门权限范围内的问题,积极帮助向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
三是实施“品牌战略”,努力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结合县政府“十一五”品牌规划的编制,协助县政府起草《关于实施工业强县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商标注册、品牌培育、品牌创立、品牌管理和品牌保护五方面入手,按照国家级、市级和县级三级梯次认定的要求,指导和帮助列入规划的企业和行业开展创牌工作。通过“品牌战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实施“走出去”战略。今年计划共引导企业申报注册商标申请50件以上,其中涉农商标20件以上,全县拥有有效注册商标246件。重庆市康河食品有限公司通过加强自身品牌建设,使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得到加强,经过十多年的打造,公司产品的品牌价值逐步形成,在工商部门的帮助下获得了市著名商标的认定,产品的品牌效应在此次企业应对经济危机中显现出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很多客户都认准了这个牌子,企业在销售过程中拥有自行定价权,给企业应对危机提供了一段充裕的调整时间。
四是充分利用信用基础信息,为党委政府决策和经济发展服务。进一步完善政府信用信息平台,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登记的公共服务职能,积极开展市场主体登记信息分析利用工作,建立登记监管数据综合利用机制,及时收集各类市场主体发展信息,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分析报告。
五是加强部门协作,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加强与银行、发计委、经委、劳动保障等部门的合作,发挥动产抵押、股权质押的作用,并认真执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股权出质登记办法》,充分发挥股权出质登记在解决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的积极作用,激活民间资本,推动经济快速发展。近两月,该局共为8户企业办理动产抵押物登记,抵押物总值11649万元,融资2006.5万元。(潼南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