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导航
綦江局开展店堂告示类合同格式条款专项整 綦江局重庆帅博代理记账有限公司开展店堂告示类合同格式条款专项整
发布时间:2009年2月19日  信息来源:http://www.cqgs12315.cn/cms/html/200921916513515453.shtml

     为推动红盾护农行动的开展,沙坪坝局以“打假、维权、护农”为目标,念好“查、建、导、督”四字经,切实净化农资市场秩序。

     一是在“查”上下功夫,全方位打假护农。专项行动前期,清理全区所有农资经营者的主体资格,进一步建立健全书式、电子“经济户口”档案。以企业年检和个体工商户验照为契机,严格审查农资经营户主体资格是否合法、前置审批证件是否有效、是否有严重失信行为等,坚决取缔非法农资经营户。在专项整治中,突出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点违法行为,围绕全区城乡结合部的农资经销网点、农资批发市场和农资市场,围绕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农膜等农资商品,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确保农资消费安全。在查处违法案件过程中,认真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办案程序,对假冒伪劣农资商品该没收的没收,该销毁的销毁,不得以罚代管、以罚代处、罚款放行。同时,加强与农业、质量、物价、供销社等相关部门协作,以农民群众投诉突出的、新闻媒体披露的、进货渠道不明的、信誉差的农资商品和经营者为重点,发挥查处无证无照经营监管平台作用,对重大、典型的农资案件展开联合执法、突击整治,齐抓共管,共同治理,多渠道打击各类坑农害弄行为。

     二是在“建”上下功夫,健全制度机制促监管。首先,引导农资市场主办者、经营者牢固树立农资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指导督促农资经营者建立“两帐两票”、“一卡一书”、索证索票、进货检查验收制度,与农资经营户签订《农资商品经营者承诺书》和《农资商品质量责任书》,引导其诚信经营,强化农资经营者自律。在日常监管中,重点突出农资经营户信用分类监管,依托“经济户口”,按信用等级把农资经营者分为A、B、C三类,针对情况实施不同监管,着力加强对失信、严重失信企业的监管。推行农资“质量承诺先行赔偿”制度,建立农资商品质量保证基金,实行农资商品质量承诺和先行赔偿,解决农民购买假冒伪劣农资造成损失后的赔偿问题。

     三是在“导”上下功夫,延伸红盾护农触角。利用《重庆日报》、《重庆商报》、《今日沙坪坝》、沙坪坝区电视台等多种媒体实施宣传引导,深入宣传“2009年红盾护农保春耕”行动,开展“送法下乡”、“送知识下乡”、“送信息下乡”等活动,上宣传栏、贴宣传画、印发宣传材料、出动宣传车、提供现场咨询服务,把工商法律法规、真假农资鉴别方法、农资使用技术送给农户、送进企业,营造全社会识假、打假、护农的浓厚氛围。发挥红盾网信息资源优势实施信息引导,及时传达上级的有关指示和政策,通报农资违法案件查处情况,实现全区农资商品监测结果共享。依托工商办事窗口实施服务引导,在办理农资市场主体手续时,加强国家、市局和分局关于农资监管的政策,制发工商服务联系卡,发放农资知识宣传单,与农资经营户、企业建立近距离的联系和沟通,尽职尽责解决好农资市场主体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把红盾护农触角向深层次延伸。

     四是在“督”上下功夫,营造农资维权良好氛围。对内,建立农资市场监管效能全程监督机制,对农资市场监管实行事前监察、事中督导、事后查办,在监管的每一环节及时发现、整改问题,使农资市场监管处于实时调整、动态整改的良性循环之中。依托“一会两站”和12315举报中心,开通涉假农资投诉举报直通车,建立农资违法线索举报机制,增强农民和经营者维权意识,认真受理涉农涉假投诉举报,实行处理投诉举报限时办结制度,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对外,发挥新闻煤体、农资行业协会作用,调动50名粮食监督员和联络员的积极性,对农资市场监管、消费维权实行舆论监督,努力营造打假、维权、护农的良好氛围。(沙坪坝局供稿)

友情链接: 自助添加
帅博工商客服三
帅博工商客服一
02363653351
13320337068
1336808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