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导航
市局中介处三措施确保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落到实处 市帅博公司局中介处三措施确保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落到实处
发布时间:2008年11月17日  信息来源:http://www.cqgs12315.cn/cms/html/2008111716113614126.shtml

     近年来,重庆市工商局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局党组提出的实现重庆工商“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发展目标,着力加强全市工商系统人才队伍建设、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充分发挥工商职能,服务重庆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强人才支撑和组织保障。

     (一)牢固树立人才兴局理念,狠抓监管执法人才队伍建设。一是以高层次人才建设为重点,规划了工商系统未来人才发展目标。根据重庆工商“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奋斗目标,结合系统人才队伍现状,对全市工商系统未来五年的人才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划,提出要通过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强化工商事业的组织保障,实现队伍整体素质领先的工作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进一步实现高层次人才培养选拔新的跨越,到2010年左右,全系统公务员大专以上学历人数达到98%以上,基层工商所监管执法人员80%以上要具备执法办案能力。同时培养20名左右在全国工商系统行政执法领域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型人才,100名左右全市工商系统监管执法领军人物,2000名左右复合型执法骨干。二是以青年人才论坛为载体,营造了工商系统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坚持把青年人才作为系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和核心,依托青年人才论坛的强大影响力和凝聚力,培养和造就监管执法人才。工商系统分论坛2008年1月到6月期间首次开展,市局坚持按照论坛要出效应、出人才、出智力的要求,积极创新,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经过市局机关、“一圈”、“两翼”三个片区论坛以及工商系统分论坛两个层面的多轮角逐,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论文作品和青年人才,重庆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存根,副市长谢小军亲临工商系统分论坛指导。全市主论坛评选的20篇优秀论文中,工商系统2篇;6名参与全市论坛主旨演讲的青年人才中,工商系统有1名同志参与。三是以提高监管执法效能为根本,创造性开展引智工作。为进一步提高工商系统监管执法工作的公信力和权威力,吸引和争取更多高层次的专家学者和优秀人才为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的改革发展、监管执法理论探索和行政执法实践提供服务和支持,市局积极打破人才流动的刚性模式,引入高层次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成立了“重庆市工商局专家咨询团”,聘请了市政府法制办、重庆大学、工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市委党校、市人大法制委、市人大财经委、第一和第五中级人民法院的14名重庆法律界的顶级专家学者作为专家团成员,随时为重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特别是对工商系统改革发展、立法立规以及执法热点难点问题给予关注,提供了强有力的参谋助手作用。

     (二)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狠抓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紧紧围绕“建设高素质队伍、运用高科技手段、实现高效能监管、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四高”要求,大力推进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为核心内容的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升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和行政能力。一是不断建立健全选人用人新机制。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牢牢把握“凭党性干工作、靠团结打胜仗、看政绩用干部、用监督正党风”的原则,作为市委组织部实施选人用人公信度计划的试点单位,研究出台了干部规范管理办法、干部考察员制度、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员制度等10项制度措施,并严格按照《重庆市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实施办法》的规定,开展了二次市局机关处级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工作,在干部选用中充分体现“三公三意三匹配”的原则。二是大力探索与地方党委齐抓共管新模式。针对直管体制特点,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密切工商部门与地方党政关系的意见》,召开了市局与区县政府分管领导座谈会,并在全国工商系统率先组织了两期有区县分管领导和工商局长参加的“开放型经济与工商管理”高级研修班,构建了市局与区县党委政府对区县工商局领导班子建设齐抓共管的新格局。三是着力完善领导班子内部管理新举措。建立了市局领导与区县局领导班子定期谈话,市局定期巡视区县局领导班子,区县局领导班子目标绩效考核,区县局领导班子定期向市局党组述职述廉和基层工商所向监管服务对象述职述廉等 “一谈一巡,一考两述”的领导班子建设配套制度,为提升领导班子行政能力,强化市场监管,服务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牢固树立开拓创新理念,狠抓干部队伍能力建设。一是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认真启动第二个五年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坚持在教育培训的“上规模”、“上档次”上下功夫,在充分用好地区党校、工商干校等常规教育培训资源的同时,针对本地培训资源条件相对落后、培训档次整体偏低的具体实际,积极实施“走出去”培训战略,与各大著名高校、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和境外教育培训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已先后在西南政法大学举办为期三个月的法律高级研修班3期,在香港城市大学、上海浦东党校、深圳市委党校等地区开设了多期不同专题的干部培训班。从2006年开始,又积极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开设各类高层次干部教育培训班。据统计,2007年以来,全系统共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302个,公务员参训率达70%以上。二是加强干部岗位实践锻炼。逐年加大挂职锻炼工作力度,不断扩大挂职锻炼的规模,每年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区县局机关40岁以下、没有基层工商所工作经历的干部到基层工商所锻炼,同时坚持选派优秀基层干部到市局机关、国家工商总局和福建、山东、浙江等省市工商系统进行挂职锻炼,使艰苦地区与发达地区、上级部门与基层单位的干部之间形成积极互动。去年来,仅走出重庆到外省市挂职锻炼的干部就有69人。同时,积极创新干部实践锻炼平台,在高新区、渝北区、大渡口区、江津区和忠县建立了五个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实践基地。三是大力提倡在职学习。鼓励干部结合本职工作,参加在职公共管理(MPA)、工商管理(MBA)等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以及各类研究生学历教育,考取法律、会计、计算机等各类专业技术职称,所在单位对取得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的干部给予教育培训经费资助。同时,专门在市委党校开设了工商系统在职研究生学历班,推荐了110余名年轻干部参加研究生在职学历教育。计划到2012年,基层干部本科学历率达到80%以上,全系统年龄在45岁以下的干部原则上都要全部取得本科以上学历。

     (四)牢固树立规范化理念,狠抓工作机制体制建设。一是建立了目标绩效考核的全新评价机制。大胆摈弃传统定性式打分的绩效考核模式,科学运用现代绩效考核理念和统计学原理,研究出台了分别针对区县局和市局处室的定性定量相结合的重点目标绩效考核评价办法,实现了重点目标绩效组织考评与社会评价的有机结合。国家工商总局人教司对重庆的考核评价办法充分肯定并通过简报形式进行宣传,2007年年度考核的具体实践也充分体现了新的考核评价机制的科学、公平和公正。二是建立了组织人事工作的基本操作制度。整理、规范和汇编了组织人事业务工作制度,形成了总数3万余字,涉及组织人事工作十六个方面的《工商系统干部人事管理暂行办法》,成为市级部门中首个干部人事管理工作的基本规范,对于提高组织人事工作的公信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是建立了基层工商所的标准化建设规范。基层工商所建设是工商系统组织人事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干部队伍建设影响重大。市局大力实施基层工商所强基工程,制定了重庆工商CIS形象规范,统一了工商机关的对外形象标识,出台了《工商所标准化建设实施细则》,实施细则提出了工商所标准化建设的“445”思路,分别是“四化”目标,即人员知识化、监管网络化、装备现代化、办公自动化;硬件“四统一”,即规划布局统一、建设标准统一、配套设施统一、形象标志统一;软件“五规范”,即组织结构规范、内务管理规范、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程序规范、文化建设规范,使工商所标准化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目前,全市已建成标准化工商所和CIS形象示范所313个,未来五年,将实现标准化工商所的全覆盖。(组织人事处供稿)

友情链接: 自助添加
鐢懎宕ュ銉ユ櫌鐎广垺婀囨稉锟�
鐢懎宕ュ銉ユ櫌鐎广垺婀囨稉鈧�
02363653351
13320337068
1336808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