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渝中区工商分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关注民生,以人为本”为宗旨;以红盾行动为依托,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大商品质量监测力度,不断规范监测程序,不断提升商品质量监测监管水平,切实有效的维护了渝中商品市场秩序,实现了商品质量监测工作新的突破。
(一)加强组织领导,促进监测工作落实到位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工作的意见》的要求,渝中区工商分局进一步强化了组织领导和监测程序的规范。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分局高度重视商品质量监测工作,在08年初就制定了商品质量监测计划,并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特别是在“两费停收”后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仍对商品质量监测工作经费给予重点保障。二是规范监测程序。分局对开展监测工作的主要任务、监测程序及有关要求做了严格的规范。进一步落实了工作责任,强化了督促检查。三是加强协调配合。商品抽检和检测工作需要通过与检测机构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在工作中,分局注重选择具有相关资质的检测机构,还在抽检工作中与之密切协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效保证了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突出监测重点,确保民生商品质量安全
分局以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电器、建材、服装、日用品等为主要监测对象,食品监测为重点。并结合季节性、节日性消费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监测工作,如在“六·一”前夕,对儿童玩具进行了抽查,保证孩子们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儿童节。2008年,该局共抽检5大类45个品种,样品总数1773组。其中,合格1431组,不合格342组,合格率占81%。食品共抽检884组,占总数的50%,合格856组,合格率占食品类的97%。在所监测商品的种类、覆盖的范围等方面与以往相比都有了较大的突破,如首次对汽油、柴油进行了监测,形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三)运用监测结果,进一步强化商品市场监管
一是引导消费者正确消费。在对商品质量监测情况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及时、准确、科学、规范地发布有关商品的质量信息,并进行消费提示和警示,引导消费者正确消费。二是查处质量不合格行为。对不合格商品采取责令暂停销售下架退市、追回已售出商品等措施,并对不合格商品的源头、数量、销售情况等进行彻底清查,一查到底。
(四)采取有效形式,实施商品质量长效监管
在利用监测结果加强行政监管的同时,坚持“监测一种商品,查处一批案件,教育一批企业,规范一个行业”的原则,积极建立健全强化经营者商品质量责任和义务的长效管理机制。在采取行政处罚同时,提出整改的意见和建议,从源头上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自律行为。并倡导经营者诚信经营、依法经营,充分体现了监管与服务的有机统一。
(五)严肃监测工作纪律,提高监测工作水平
要求参与监测工作的执法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商品质量检测的纪律和规定,对监测中涉及的有关事项严格保密,不徇私情,不得有“吃、拿、卡、要”等违法违纪行为。并经常组织学习相关的法规和知识,切实有效的提高了监测工作水平。(渝中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