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是领导重视、建立机构。事关民生,区政府高度重视婴幼儿奶粉事件赔偿金发放工作。此前,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主持召开了政府相关部门及12个街道分管领导参加的动员大会,随后由区经委、区工商分局、区卫生局、区信访办和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共同成立了专门工作组,并迅即落实了经费、场所、人员及工作职责。
二是认真清理、逐一登记。尽管渝中区发放人数不算多,但情况复杂,时间紧,根据卫生部门提供信息通知符合发放条件的171名患儿中,户籍和常住地均在渝中区的仅62人,大部分为郊区、县和省外户籍,很多又没有详细联系地址和电话,加之卫生部门提供的患儿、监护人基础信息资料有误、不全,其赔偿金发放工作难度极大。面对困难,区经委等相关部门组织大家认真学习市区有关精神,积极协调动员街道社区与此项工作,认真清理、逐一登记。
三是措施有力、进展顺利。由于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有效的保证了无疏漏无缺失地将赔偿金按时足额发放到患儿监护人手中。一是准备充分。接到任务之后,元旦假日期间,填写相关资料,对信息进行分类,选择发放点,为开展赔偿金发放工作奠定良好工作基础。二是核对准确。工作组人员专程到区公安局户籍科核实修正、补充各项资料数据,将发放对象的资料细分为六类并打印成一览表,使工作内容一目了然;三是减少环节。切实方便群众。为尽量减少环节,节省时间,让每个患儿监护人明白程序,来时所带证件齐全,该局统一制作了赔偿金领取“须知表”,统一设计了去户籍地办理患儿、监护人关系的“监护人身份证明”。区卫生局组织相关医院统一办理所必需的患儿医学诊断证明,大大方便了领款人;四是接待热心。认真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通过一对一、二对一做群众的接待、宣传工作,除一例对赔付标准有争议,一例希望更大赔付而放弃领取本次的赔偿金外,渝中区整个发放过程井然有序;五是赔付准确。将监护人户籍地在渝中以外,无联系电话、患儿信息的通过内网发到相关区县消委会,请协助通知,及时将赔偿信息发到监护人手中。六是反映及时。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每天下午渝中区都将赔付工作进展通过相关部门向市经委、市卫生局和市消委反馈,尽最大努力争取将信息资料不全的群众赔付工作做好。
据统计,截止元月12日,渝中区已实际发放赔偿金71人,认真核查纠错38人,完全无法联系的有80人。(渝中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