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红盾护农”先进集体的璧山局丁家工商所,最近及时按照国家工商总局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的安排部署,以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为目标,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切实解决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维护农民利益和促进农民增收,以“四强化”的工作思路,力争在“红盾护农行动”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一)狠抓责任落实,强化工作机制。该所将进一步依托工商所分类监管平台,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监管优势,将辖区内的每户农资经营户的监管责任明确落实到具体监管干部身上,在农资市场监管上推行了片区监管干部“包干到户“的监管责任机制。并与每名片区监管干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片区监管干部与自己片区内的农资经营者签订农资商品质量承诺书,在辖区内建立了工商所—片区监管干部—农资经营者三级责任落实机制。
(二)实施分类监管,强化市场巡查。该所按照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的要求,在农资市场上全面推行分类监管。一是季节分类监管:根据农时季节,在1-3月集中力量开展“打假保春耕”等专项执法行动,重点加强对种子、肥料、农药、农机及零配件等四大类农资商品的监管。二是地域分类监管:对一些较为偏僻地区的场镇上的流动农资经营商贩进行重点打击,积极宣传、引导农民群众到正规经营商店购买农资商品。三是信誉分类监管:对信誉差、农民群众反映较多、以往被工商机关查处过的农资经营户实施重点关注,片区监管干部做到经常性的对其进行检查和抽查,严厉查处八种违法违章行为。
(三)推行三查制度,强化种子监管。该所把种子市场监管作为红盾互动行动的重点工作,充分认识种子市场监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加大对种子市场的监管力度,积极帮助、督促辖区内种子经营户建立了以“两帐两票、一卡一书”为主要内容的经营台帐,加强了对农资经营者的可追溯管理。在种子市场监管中,该所推行“三查”制度,强化对种子进货渠道、外包装、实物真实性的检查,严防假冒伪劣种子进入农资市场。
(四)严格案件查处,强化质量监测。该所认真开展流通领域农资商品质量定向监测工作,以新闻媒体披露的、农民群众投诉突出的、进货渠道不明的、信誉差、屡次监测不合格的等作为监测重点,及时公布监测结果和发布市场监管预警,坚决把不合格的农资商品清除出市场,防止不合格农资商品流入农资市场。2009年以来,该所已对辖区内的过磷酸钙、碳酸氢铵、复合肥、土壤改良剂等21组、共计200余吨化肥开展了定向监测,并进行了抽样送检。(璧山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