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耕备耕期间,沙坪坝局以“抓好重点、打假维权、护农增收”为工作方针,突出农资市场监管重点环节,全面开展“红盾护农保春耕”专项活动。
一是抓好农资市场主体准入环节。全面清理辖区内所有农资经营者的主体资格,进一步建立健全书式、电子“经济户口”档案。抓住企业年检和个体工商户验照的时机,严格审查农资经营户主体资格是否合法、前置审批证件是否有效、是否有严重失信行为等,坚决取缔非法农资经营户。
二是抓好农资市场监管环节。加强农资经营户信用分类监管,依托“经济户口”,按照信用等级指数,把农资经营者分为A、B、C三类,实施不同监管措施,重点加强对失信、严重失信企业的监管。加强流通领域农资商品质量监管,加大农资商品质量监测力度,依法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和不合格农资商品的违法行为,确保流通领域农资商品质量。
三是抓好农资市场整治环节。以城乡结合部的农资经销网点、各类农资批发市场和农资市场为重点区域,围绕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及零配件等农资商品,开展农资专项整治,严厉查处假冒伪劣坑农害农的典型案件。与农业、质量、物价、供销社等部门沟通协作,齐抓共管形成监管合力,共同做好农资市场整治工作。
四是抓好农资市场行业自律环节。指导督促农资经营者建立“两帐两票”、“一卡一书”、索证索票、进货检查验收,与农资经营户签订《农资商品经营者承诺书》和《农资商品质量责任书》,强化农资经营者自律。引导农资市场主办者、经营者牢固树立农资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建立农资市场主办者、经营者的责任制。
五是抓好“红盾护农”宣传引导环节。利用沙坪坝区电视台、《重庆日报》、《今日沙坪坝》等多种媒体形式,广泛深入宣传“2009年红盾护农保春耕”行动,组织诚信农资企业、农资经营户参与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浓厚氛围。积极与相关部门协作,开展“送法下乡”、“送知识下乡”、“送信息下乡”等活动,上宣传栏、贴宣传画、印发宣传材料、现场提供咨询服务,把工商法律法规、真假农资鉴别方法、农资使用技术送给农户、送进企业。充分发挥“一会两站”和12315举报中心作用,增强农民和经营者维权意识,积极受理涉农涉假投诉举报,开通涉假农资投诉举报直通车,实行处理投诉举报限时办结制度,全方位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沙坪坝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