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是创新合同监管培训新方式。充分利用分局“OA业务指导”平台,积极开展分局合同监管的“不平等合同条款案例点评”工作,大力促进基层工商所合同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继续按照“1356”工作思路和“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工作目标,在市局制定的2009年合同监管工作意见的指导下,结合渝中区政府经济发展规划,开展富有渝中特色和发展要求的合同监管培训工作。
二是着力打造合同新“亮点”。在市工商局的领导下,积极筹建设立“重庆仲裁委员会工商系统合同仲裁调解院渝中区分院”,构建起以市局、区县局、工商所三级合同争议调解仲裁完整柜架下的渝中区仲裁调解新格局,提高渝中区合同纠纷调解的效率和合同纠纷的低诉讼,为渝中区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三是放眼大局勇担监管新任务。“急政府所急、想百姓所想”积极探索解决群众最关心、最关注、最直接的食品安全监管难点和焦点问题的新试点工作,开展《超市食品安全合同》示范文本前期的调研工作,在全市创先争优,积极带头探索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合同配套监管合同”问题,打造渝中区“超市食品安全放心”的示范工程试点工作。
四是助推发展监管增添新举措。针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尽心尽力地当好市场主体的“娘家人”,支持企业办理商标权质押贷款,进一步扩大动产抵押登记范围;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动产抵押的相关规定,提高了企业对政策的知晓度,发挥职能、用活政策,有效的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严格按照拍卖监管办法,做好拍前拍后材料备案工作和现场监管工作,加强对拍卖行为的监管,严厉查处拍卖活动中的串通行为。
五是严格审核备案登记新提速。动产抵押登记和拍卖备案登记,只要手续齐全、符合条件的,均做到了立等可取高效办理;特殊情况的加班加点办理,力求不让企业跑空路,让企业满意而归。
六是针对特点探索备案新模式。加大对旅游、房地产买卖、装饰等合同格式条款监督,提出备案率达到99%以上、审查率达到90%以上的新目标。针对渝中区企业格式合同备案量大等特点,分局合同科积极探索以行业组织为对象,集中统一备案的管理新模式,有针对性地联合制定:青少年夏令营旅游格式合同等有代表性的格式合同参考文本;坚决制止“霸王条款”和设置合同陷阱、骗取合同保证金等欺诈消费者的违法行为,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在一些服务行业推广使用服务合同示范文本,规范经营行为。(渝中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