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是注重宣传,强化意识。利用巫溪电视台,巫溪时报等媒体为平台,采取印发宣传资料,送商标法规上门,举办商标知识培训,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协会和涉农企业提供商标咨询服务等措施,通过涉农企业运用商标策略实现增收增效的成功实例,广为宣传,示范带动,营造实施“商标富农”的良好氛围,增强其申请商标注册的主动性、自觉性,提高商标品牌意识和商标法律意识。
二是注重引导,重点突破。建立了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协会和涉农企业的企业联络员制度,并进行摸底,全面掌握其生产经营情况,对各类农副土特产品进行分类登记。对未注册的农产品进行梳理,把巫溪的高山蔬菜、草食牲畜、中药材等特色产品作为指导和扶持商标注册的重点,动员和鼓励涉农企业申请商标注册。对已初具规模的农副产品涉农商标企业,如巫溪县红池腊鲜公司,按照“择优扶持、定向培育”的原则,定期回访指导企业,推动“公司+农户+品牌+市场”的经营模式,使企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从而为申报重庆市著名商标提供条件。
三是注重联系,全民动员。该局根据凤凰、城厢、通城等乡镇当地的特色产业,主动上门服务,帮助当地政府、村社干部、企业管理人员树立商标意识和品牌意识,上山下乡对未注册商标的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进行面对面的重点宣传,提高其商标注册意识,指导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发挥其积极作用,发挥对外拓展销售,对内组织生产的农业产业化的模式,促进生产上规模、上档次,为企业的商标发展创造空间,积极向县政府提建议,制定扶持奖励政策。
四是注重落实,量化考核。为了加强商标富农的工作的开展,该局设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成立了以分管领导负责,职能科室牵头,工商所专人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制定“一社一标”、“一所一品”工作计划表,实行任务到所、责任到人。为了解决处理好发展商标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创新实行科与所、所与所的联动,共同想办法,添措施,该局出台了巫溪县商标发展指数的考核办法,并按每季度的完成情况,结合评比和通报,纳入目标责任制,奖惩分明。
五是注重维权,强化保护。充分运作一会两站的作用和12315的监管平台,公布投诉电话,坚持打护并举,多管齐下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协会、涉农企业提供专项打假维权服务和法律援助服务,指导商标所有权人用好这一无形资产,增加其自保的概念,通过与商标权利人和与质监、卫生、公安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加大检查力度,切实做好商标维权保护工作。(巫溪局供稿)